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07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3篇
  132篇
综合类   1198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杨霏  邹瑞  张玥  杨自云  吴田 《种子》2020,(4):46-49,54
为了保护珍贵的十里香茶树资源,掌握利于十里香茶的最优组培条件,本研究对十里香茶组培过程中外植体类型、消毒时间、培养基添加物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轻微木质化的带腋芽茎段经升汞消毒15 min,接种后暗培养5 d,MS+0.2 mg·L^-1 NAA培养基中添加3 mg·L^-1 PVP+2000 mg·L^-1 Vc或者6 mg·L^-1 PVP+3000 mg·L^-1 AC,可在低污染率的前提下将褐化率降为10%左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树组培中褐化率高的难题;采用1/8 MS+1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生根且增殖迅速。本研究建立了十里香茶的无菌苗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可通过组培手段对其进行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3.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云南松人工林木材进行了干燥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后的木材干燥质量优于非处理木材,截面变形程度轻,且干燥时间缩短,并提出了云南松的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木材害虫声发射(AE)信号检测问题,研究杨树木段中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波形特征及其信号的能量,为钻蛀害虫声音的监测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取一段具有麻点豹天牛幼虫的杨树木段,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Hz的2通道木材蠕变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原始AE信号。对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滤波后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对各层高频信号的分析获取AE信号的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重构与信号解析。结果表明,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的主频主要集中在30 kHz附近,其信号的能量在16:00最高,反映了该幼虫在15:00-16:00较活跃。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是一笔独特的文化财富。本文通过对景颇族传统图案的产生、类型和象征分析,对部分典型图案的图示和阐述,探讨了景颇族民族传统图案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发展前景,为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园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CITES公约附录保护与管制木材种类名录,对云南处于濒危管制的木材树种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被列入CITES公约的木材共有8种(类),其中附录Ⅱ有5种(类),附录Ⅲ有3种(类)。  相似文献   
7.
以30日龄的黑蜣幼虫为材料,对其整体匀浆后组织液中的纤维素酶组成及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蜣体内存在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温度为分别为40℃和50℃;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在pH值为6.4和5.2时具有最大的活力;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反应时间为80 min。Cx酶具有比β-葡萄糖苷酶更强的温度适应性,在30~50℃温度范围内可维持最大酶活力的66.20%。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猴面包树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原产地概况,世界各地引种栽培及其在食品、饮料、医药和纺织等方面的传统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现状。根据其生物气候参数分析我国适宜引种区域并展望在我国引种与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美国杏李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美国杏李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在我国引种概况、栽培表现,阐述了制约我国美国杏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和转变经营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Intensive land use practices necessary for providing food and raw materials are known to have a deleterious effect on soil. However, the effects that such practices have on soil microbes are less well understoo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 used a combined T-RFLP and pyrosequencing approach to study bacteria, archaea and fungi in spring and autumn at five long term observatories (LTOs) in Europe; each with a particular land use type and contrasting levels of intensification (low and high). Generally, due to large gradients in soil variables, both molecular methods revealed that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soil conditions between the LTOs, more so than land use intensity. Moreover, variance partitioning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soil properties better explained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than land use intensity effects. Predictable responses in dominant bacterial, archaeal and fungal taxa to edaphic conditions (e.g. soil pH and resource availability) were apparent between the LTOs. Some effects of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at individual field sites were observed. However, these effects were manifest when land use change affected soil conditions. Uniquely, this study details the responses of different microbial groups to soil type and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across a range of European field sites. These findings reinforce our understanding of drivers impacting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t both field and larger geographic sca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